博士,博導,南京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江蘇沿海開發研究院首席專家,原江蘇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福睿智庫地區戰略、產業研究與企業戰略領域特聘專家;
長期以來,從事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從宏觀與微觀的結合上指導地區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主要論著有《新商業模式》、《0.618——宇宙的鑰匙》、《競爭力三元結構——大型企業集團發展論》、《名牌戰略》、《江蘇跨世紀的發展》、《面向新世紀的江蘇經濟發展新對策》、《網絡企業》、《新經營革命——企業家經營創新十大對策》、《產業集群的理論與實踐(基于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新型工業化》等,提出商務電子化概念,主編了《企業商務電子化導論/企業商務電子化應用叢書》;
當前主要研究以價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提出商業模式創新五個核心戰略,即產品之后、企業之外、時間之中、網絡之間、資本之上,相關的主要論著有《新商業模式百佳案例點評》、《新商道108策》、《新商業模式》等,并創設了第一創意和中國商業模式網。
久有基金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福睿智庫園區規劃、高科技產業研究、創新金融與項目投融資領域特聘專家;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90年起參與浦東新區開發建設,歷任外高橋保稅區新發展公司總經理、張江高科董事長、上海市科協常委、上海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
組建并任董事長及投資委員會主席的張江科投基金、浩成基金與漢世紀基金,在新能源、ICT、生物醫藥與器械、新媒體等領域投資10億資金;
組建并成功運營小額貸款、小額外匯兌換、標桿孵化器和張江創新學院、生物醫藥研發平臺、文化創意平臺,使張江每年涌現近百家高速成長的創業、創新型企業。
法國格勒諾布爾高等商學院DBA工商管理博士、高級經濟師,中國園區商學院院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高級研究員、《董事會》雜志高級研究員、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集團高級顧問,福睿智庫園區開發運營、資本市場與公司治理領域特聘專家。
歷任共青團上海市委青工部部長、常委,浦東新區財政稅務局辦公室副主任,浦東新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產權管理處處長,上海浦東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上海浦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總裁、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擔任政府領導期間經歷了浦東200多家國企成功改制;同時操盤過兩家國有上市公司,獲得“2013年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家”、“2015年中國創新榜樣”、“第十二屆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及‘最具領導力CEO’獎”、“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及‘企業家精神’獎”、“2016產業地產行業‘特殊貢獻獎’”等榮譽。
主編《企業直接債務融資操作實務》、《基礎設施BT項目運作與實務》、《企業資產證券化操作實務》、《張江模式》、《破解國企領導人雙重身份決策難題》等書籍;發表《探索政府與民營企業合作的投融資創新模式》、《PPP原理、技術及其在中國的應用》、《浦東新區開展股權柜臺交易方案》、《加強內控促上市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等多篇學術論文。
經濟學博士、管理學博士,國家商務部境外經貿合作區評審委員會專家,亞洲開發銀行園區專家,國家千人計劃評審專家,中國開發區協會研究咨詢專家,國家產業轉移促進中心(商務部上?;兀└呒夘檰?、國家級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總顧問,福睿智庫開發區研究、經濟管理特聘專家;
同時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管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特聘導師,上海交通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兼職教授;
現還擔任上海管理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顧問,上海市華商聯合會顧問,美國上海商會顧問;
獲國家科技部“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獎”,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十周年“拓荒者”榮譽,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稱號,多次獲評上海市勞動模范,是上海市人大代表;
參與編撰《應用經濟學》、《行業協會概論》、《東方大講堂》等書,發表關于經濟、外貿、建設、投資、管理、科技、開發區戰略規劃等論文數十篇。
中國開發區協會原副秘書長,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企業協會副理事長,亞洲開發銀行特殊經濟區專家,澳大利亞La Trobe University 工商管理碩士(MBA),福睿智庫開發區規劃、園區運營管理領域特聘專家;
在近30年從事中國國家級開發區建設、運營、管理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開發區實踐經驗,對中國和國際特殊經濟區建設及發展模式,具有全面的實務理論與研究咨詢經驗;
多次擔任中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年發展規劃綱要的核心撰稿成員;
主持《中國工業園區發展思路和模式研究》、《中國省級工業園區管理體制研究》等多個部級課題;
主持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的中長期戰略與產業規劃咨詢研究項目;
主持中國在贊比亞、尼日利亞、毛里求斯等國設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的可行性研究、總體規劃和顧問工作。并受聘于亞洲開發銀行、美國安永公司擔任印度、俄羅斯園區咨詢項目外部專家;
先后在“埃塞俄比亞特殊經濟區研究咨詢項目”、“剛果布(黑角)經濟特區咨詢項目”中擔任總負責人(總監和總審)和核心專家,咨詢成果得到中外政府高度評價;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主持的中非合作研究項目中擔任評審專家;
受聘于中國商務部國際官員研修學院,為1200多位國際官員傳授中國開發區經驗;
在中國商務部編纂的《開發區大有希望》系列專著、《畫冊》中擔任副主編。
原國務院特區辦公室綜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國家開發銀行特聘專家,中國開發區協會特聘專家,福睿智庫中外合作園區規劃、對外經貿研究領域特聘專家;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長期從事我國對外開放、利用外資的戰略及政策法規研究制定工作,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復關和入世談判。
直接參與中國投資非洲、南美、拉美境外園區的投資規劃和法律政策的咨詢工作。受外交部委托,考察非洲諸國確定中非產能合作先行先試國別,先后參與贊比亞、尼曰利亞、毛里求斯、斯里蘭卡、越南、肯尼亞、厄立特尼亞等國建立各類園區的調研、規劃和咨詢工作。參與埃塞俄比亞全國工業園區的布局、法規設計和重點園區規劃,參與剛果(布)黑角經濟特區的選址規劃、產業定位和法律政策建議,參與牙買加酒鋼集團產能合作園區規劃,把中國園區可推廣的成功經驗與所在國的國情有機結合,得到所在國政府高層和我國有關部門、企業的高度評價。
參與中央建立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浦東新區、邊境經貿合作區等特殊經濟園區的功能規劃、政策法規制定及決策過程。具有較長期全面的在國家層面參與特殊經濟區宏觀布局、體制設置、政策制定、梯度推進、滾動發展的實踐經驗。
受商務部委托,擔任《中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總論》、《中國經濟技術園區成功案例》兩書總編;參與編制商務部主持的“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規劃》;參與編制工信部主持的《中國工業園區發展的觀念與模式》和《省級工業園區管理體制》。
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所長,張江科技創業投資公司首席專家,福睿智庫ICT產業、高科技投資專家;
長期擔任高科技公司管理工作,具有多年市場管理和運作經驗,尤其熟悉高科技產品的市場策劃、渠道建設和銷售管理,對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有相當經驗;
擔任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所長期間,主要負責院地合作、技術轉移和開發、孵化器管理和產業研究等工作;
兼任浦東新區移動通信協會秘書長、上海市浦東新區四屆人大常委會教育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咨詢專家、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學術委員。
高級經濟師,現任華東能監局和國家電網華東分部特聘專家,福睿智庫綜合能源研究領域特聘專家;
從事電網規劃和電力市場分析預測工作30余年,國內電力系統資深專家。先后參與制定修改了國網公司《電力市場分析預測工作暫行規定》、《電力市場分析預測工作深度要求》等重要文件和工作規范。參與編制從“八五”到“十三五”等一系列華東電網中長期發展計劃,并作為國網公司特邀專家參與了歷年市場預測報告和相關課題的評審工作;
具有極高的專業理論和文字水平,不斷探索研究市場需求預測的理論和方法,成績顯著。多次被國網公司評為電力市場分析預測工作先進個人,主持研究的相關課題曾經獲得上海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網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現任上海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上海經貿仲裁中心秘書長,浙江大學客座研究員,福睿智庫開發區政策、規劃運營、現代服務業領域特聘專家;
歷任上海市外經貿委(商務委)技術進出口處處長、招商信息處處長、外資促進處(開發區處)處長、綜合處處長,上海外國投資促進中心顧問;
主編《市場經濟與管理者叢書》及《國際企業經營與管理》、《現代管理技術》等著作。參編著作、譯作20余部;
以主要成員身份參加《中國中部地區投資促進規劃研究》、《上海新城區開發預可行性研究》、《開發區規劃、發展、建設與管理》、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等重大項目;
負責“上海世博園區管理體制、機制研究”、“上海外貿創新與自主出口品牌振興”等重大課題。
上海八號橋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福睿智庫園區規劃、區域經濟、旅游產業研究領域特聘專家;
上海市旅游認證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旅游發展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工業旅游促進中心主任,牽頭編寫國家旅游局《工業旅游示范區建設與運營規范》、上海旅游局《上海市工業旅游“十二五”發展規劃》等委托課題;
投資開發并運營八號橋、SOHO麗園等上海知名創意產業集聚區及上海市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海寶示范園等產業基地;
榮獲“上海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7-2011年度上海市學習型社會建設與終身教育工作先進個人”、“長三角園區合作專題先進個人”等稱號。
博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產業技術育成中心研究員,福睿智庫科技產業化、科技園區、技術融資與投資、新業態發展領域特聘顧問;
兼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創業學院、中國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等教學工作;
從事專業科技開發與研究工作和工程項目工作逾二十年,具有較高的有關專業技術與系統工程的素養和實踐經驗;
擔任多家科技企業和企業家的技術開發、融資與投資顧問,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業投資等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特征領域,形成并運用以實物期權為核心的、系統化的分析與規劃方法;
具有化學新藥、生物新藥開發、通用名藥物開發、研發服務外包和高級醫療服務等創業投資、投資項目管理和創業的豐富實踐經驗。
博士,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城市特色規劃設計學社社長,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學院教授,同濟設計集團規劃與景觀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特色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曾主持和參與上海世博會規劃設計、都江堰和北川災后重建規劃等100余項城市策劃、城市規劃和景觀規劃設計重點工程項目;
獲得上海世博會榮譽證書,并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優秀規劃設計獎、優秀論文獎;
參與多項國家科技部科研項目,編寫《上海世博會規劃與景觀》等專業著作10多部,發表城市特色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論文120余篇;
在全國干部培訓中講授《城鄉特色規劃與建設》系列專題講座,擔任四川眉山市、內蒙古牙克石市等全國十多個城市的特色規劃與建設顧問。
國家注冊規劃師、高級工程師。福睿智庫地區戰略、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設計、美麗鄉村與特色小鎮領域特聘專家;
現任曼嘉(上海)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浙江省建科院建筑設計院總規劃師等,同時受邀擔任住建部村鎮司和浙江省住建廳村鎮、特色小鎮及鄉村規劃培訓專家、亞洲人居環境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聯合國人居署“亞洲都市景觀獎”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從業以來一直致力于區域及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實踐,《“共生共榮”:下箸湖風景區村莊發展模式研究——二都村村莊規劃》獲得聯合國人居署“2015亞洲都市景觀獎”,《德清縣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獲得住建部試點項目評選第一名,《余杭區小古城村村莊規劃》獲得浙江省住建廳2015年村莊規劃一等獎,《關于城鄉等值與城鄉關系重構的反思》獲得2015年第二屆全國村鎮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優秀論文獎,還有多篇論文在權威雜志發表;
代表性項目有:《中國傳統民居類型全集》浙南部分、《住建部小城鎮特色規劃技術導則》及《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技術導則》、北京首鋼文化創意產業園規劃、陜西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旅游規劃、浙江橫店影視產業試驗區規劃設計、重慶江津濱江新城控規及城市設計、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鎮G區規劃設計等。
上海艾斯貝斯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設計總監。福睿智庫文旅規劃中心文化旅游、城市設計領域特聘專家;
現任上海、鄭州市規劃局城市規劃專家組成員、陜西省漢中市興元新區規劃總顧問、海馬集團總規劃師等職務,長期關注于中國城市化進程和城市可持續發展,致力于為城市建設提供系統、專業的全程解決方案。十年以上中國、德國、美國等地的專業工作經驗,擁有多種大型規劃項目經歷,主持項目多次在國內外獲得相關專業獎項;
代表項目:鎮江世業洲國家旅游區概念性規劃、鄭州藍堡灣規劃及建筑設計、鄭州市“海馬公園”詳細規劃及建筑設計、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長白天地”規劃設計、漢中興元漢文化生態新城鎮規劃設計、上海松江小昆山概念性規劃設計、長春市長德新區概念性規劃設計、鄭州新區總體城市設計等;
所獲榮譽:2008中國建筑規劃設計行業上海地區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2010中國人居典范十佳杰出設計師、2014中國人居典范規劃設計金獎、2010亞洲人居最佳規劃金獎、2010第七屆中國人居典范建筑規劃設計方案競賽最佳建筑方案設計金獎等。